念故乡
总会想念起我的家乡,于是去看它的一些照片,那个丘陵农村。然后梦见了弟弟,一些熟悉的场景,稻田,水渠,熟悉的青草树木泥土味。
从何时起,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让我对它很淡漠,也不愿归去,我总在离它远去,当我结婚后,最终也必将离它而去。而当那里有了家人,就变得有种亲切的向往。
从来没有想过它会成为我模糊的记忆。仔细想想看,我在那儿结结实实完完整整地住了十五年,其间从未离开过,然后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两年工作,只是断断续续地回去,停留的时间很短暂。家里,于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清净之地。
早晨起来,习惯望向左边的远山及远山上的天空云朵。如果天朗气清,就一定会摆弄陈年旧书,杂志居多,现在弟弟也沿袭了我的传统,爱买书。一本本拿出来晒晒太阳,顺便翻翻每一本已经陌生了的内容。这些书大多都是高中时买的,那时在乡下及镇上没有卖什么名著和杂志的。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在镇上一个卖杂乱东西地摊上,我发现了一本水浒传,花了十五元,很旧,盗版的,印制很粗糙,脱落了许多内容,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兴趣,我以后也再没有那么仔细地看过水浒。高中时发现了好多想买的书,于是一本接一本地忍不住出手。至今以来最喜欢的还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农村青年的奋斗史,孙少平孙少安没有大富大贵,却靠着他们的双手和勤劳改变了落魄的家,黄土窑洞农村的淳朴纯真品格似乎有些完美化,在众多浮躁文字作品里,路遥平凡纯净的文字显得很可贵。
家乡的的小河边也是经常去的,夏天的时候河水浅浅的清冽,乡人们干了活总爱坐在石拱桥下面闲聊,拿把蒲扇,驱小蚊,夏天总是温润的带着湿气,很容易衍生小蚊。可以在河边浣洗衣物,淘洗蔬菜,提着篓子找螃蟹。家长不允许小孩下河玩水,带笑地喝止着。
闭上眼,家乡是一片绿,满眼的绿,绿树,绿草,绿的庄家,那头脑中的绿,呼吸来特别顺畅,而如今一睁开眼,再没有满眼的绿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离开那熟悉的家乡已有多久?而我何时才能回去看看他的摸样,踏在熟悉的泥土地?
故乡之于我或许也像父母之于儿女。如今为了生计很多父母不得不远离家乡留下儿女,和儿女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等到儿女稍大一点,又该住读,长大了更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逢年过节能欢聚一起也算幸运。从此生活中的美好期待,就在重逢欢聚的时刻。
念故乡,偶尔真的想念那个旮旯,就像歌里唱的:念故乡念故乡 故乡真可爱 天清清风凉凉 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今如何 常念念不忘 在它乡一孤客 寂寞又凄凉 我愿意回故乡 重返旧家园 众亲友聚一堂 同享从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