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iver Runs Through It 大河恋
1992年,布拉德·皮特主演了《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翻译的确实很到位,一条大河,承载着父子之情和兄弟之情,大河奔流不息,就如生命一般。这部带有浓重艺术色调的影片,如果不是有了皮特富于青春激情和收放自如的表演,那么影片就成了一部风景宣传片。
以前,我是先看了他的《燃情岁月》而后看了这片子。当我最近重新看这片子的时候,我确信就是因为这部影片,他才有了2年后《燃情岁月》中更加惊艳的表演。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有了让他从偶像明星成长为真正的演员的机会。他抓住了,从此,他开始了自己好莱坞的明星之旅。
怎么描述《大河恋》?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语言。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像一篇抒情散文。在平淡的言语中,洋溢着淡入心灵的父子情和兄弟情。
父亲是一位牧师。在欧美的文化中,牧师是很有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他有两个儿子:诺曼和保罗。从小开始,父亲就对两个孩子进行着传统的教育,而且父亲喜欢钓鱼的兴趣也深深烙在了两个儿子的心中。哥哥诺曼继承了父亲传统的思想,他老实而勤奋。而弟弟保罗则更接近于自然,他无拘无束。
父亲对他们的教育,以及对他们思想的影响,这就是父爱的一种。我总以为父亲是儿子心中的一座山,当儿子长大后,他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翻过这座山,然后成为另一座山。其实,父亲何尝不是一条河?趟过父亲这条河,就如走过了人生这条河。而我们又成了后代眼中的那条河!人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而父亲就是如此高大的站在我们眼前,或为高山,或为大河,他日夜守卫着我们。
影片中前半部分是父爱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细节,要求我们认真的对待生活,认真得学习文化。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父子之情又再次登场。诺曼回到家乡,父亲询问他的未来,并试探着问他是否愿意接自己的班。当诺曼最后成为教授的时候,父亲并不觉得失望,而是觉得高兴。这或许就是欧美文化中,人是个体独立的。父子都会尊重各自的选择。而父亲也愿意儿子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两个儿子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时候,把这种父子之情渲染到了极致。父亲坚持走自己走了多年的老路去钓鱼,而两个儿子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也就是这个细节,说明父子之间的传承就是这么的自然。当父亲老了,儿子继承着父亲的思想,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当保罗死后,年迈的父亲在教堂中努力的劝说大家要关爱自己的亲人。在那一刻,我想那是父亲为自己没有留住小儿子而进行的一种心灵慰籍。
兄弟,就是有一个比你大或比你小,欺负你或被你欺负的人。由于有着血缘关系,这种兄弟情显得格外的珍重。现在独生子女多,而很多人是不会体会到的。由一个和你一起分享父爱和母爱的人,有一个会处处和你做对的人,有一个时刻惦记但不流露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兄弟。
没有血缘的兄弟之情那是义气之情,他们的结合是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而兄弟之情则是忽略这点。虽然,现在又一些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兄弟反目,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所希望的兄弟之情或者期盼的兄弟之情那是仅次于父爱和母爱的。
诺曼和保罗,两个就打过一次架,虽然性格完全不一样,但是两个人确是如此的尊重、理解和帮助对方。这种付出是没有条件的,也是不需要回报的。两个人相互和谐又相互“竞争”。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平静,时而波澜。我们的生活也如此。河水最终会奔流入海,而我们的生命最终会归于尘土。生命中的每一步都不可预见,我们的生活就如甩出去的鱼钩,或有收获,或无收获。我们静静的接受这一切,然后继续的甩绳。大河中的石头记录河水的足迹和岁月,而我们则用记忆来铭记这些往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河,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当老去的时候,回首过往,就如河水般曲折和精彩。
影片的海报是我最喜欢的。保罗站在岩石上,当鱼线划着美丽的弧线和周围的河水,森林,岩石融为一体的时候,那是一幅带有哲理的油画。画中的这个人是个艺术家,当钓鱼都能作为艺术,这就说明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生活并不是艺术,它没有那么长久。但是,在艺术来临的这一刻,生命只要充实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