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进深山—365天戳心感悟
龙应台有本书叫《大江大海》,当我第一次去老公家乡的时候想起了一个词:大江大山。山叫什么不知道,江只有一条–却是无人不知的长江。真可谓山不在多有名则名。
从万州南站乘车往太龙镇方向行进,一路盘旋而上拐来拐去向着大山前进一个小时车程。记得老爸当时问我老公他家是不是在山上时,他回答说在山腰。好家伙,我一看知道了真正山腰的意思,万树丛中一点房,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很远。虽然知道重庆以山闻名,我从未见过如此高大连绵的山,我想生长在这里的孩子对王家新的《山的那边》一定很贴心贴肺,山的那边是什么?对名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江波浪宽也很青睐。
把房建在山腰是农耕时代建房的理想选择,收种庄稼很近。出门是田是土是林。整座山上有两条公路伸向远方,一条沿江水泥路,一条山上沥青路。太龙镇是古红橘之乡,这带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柑子树,柑子是他们除去打工之外的重要经济来源。山上成梯状的都是柑子树,位于长江的生态涵养区,到处都是树,满眼都是绿色。
我八月去的时候,柑子树上的果实还是乒乓球大小的绿色圆球,柑子树成荫夏季给路人一片阴凉。山里除了柑子树外还种多种水果,李子桃子是最常见的,还有梨子樱桃枇杷木瓜柿子,也有柠檬,可是没人收,自己又吃不了那么多,毁了许多。山里喝的水是捡的–山泉水–免费。也有自来水,都说不如捡的好喝。出门,大山还有一些自然的馈赠给你惊喜。山上树林里有板栗可捡,或许还可抓捕一只野鸡野猪,柑子树上野生木耳,细心的可以发现虫草和蝉蜕。
大山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到了那儿我知道重庆为什么出高挑美女。老公家前面望去是平静碧绿的长江水。他们都爱说以前三峡大坝没建时这江只能算河,淹了好多房屋,搬迁移民了好几个村,河里标志的大乌龟石被永远地淹没消失了。现在的江水在冬季灌满的时候很美,景象像《新三国》里孙坚一行人会盟失败回荆州的水路。我看着江里每天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盼望有一天我能乘船顺江而下,看张飞庙,白帝城,十二峰,过三峡,看猕猴会不会猿鸣三声泪沾裳。
大山里有广播,每日三次准时响起,早晨扰人清梦傍晚扰人观电视,只有中午正在等饭可以忽略。大山说话有些词语和我家乡大竹方言不同,不过只要有一点聪明就知道其意思。比如说“么子”,就是我说的“什么”,另外还有“啷个”=怎么了,“落垮”=狼狈;有些称呼也不同,比如他们说公公婆婆–指的是外公外婆—我们指老公的父母;爸爸的姐妹他们称佬–我们称姑。
阳历十一月中旬开始,山里要收柑子了,非常忙碌又喜悦的季节,有的人家一年里全靠这两个多月来点收入。其实那时的红橘是半青半红的,还很酸,我都不明白谁爱吃!老公曾说到柑子成熟时我站在房顶可以看到漫山红遍的美丽丰收景象,我没见过也很憧憬。真到了那时,虽然四周满山都是红红的柑橘,但我没有见到那样的景观,还是绿,因为柑子隐藏在叶子中,绿色的叶子总是多于红彤彤的柑橘!收柑橘的是外来的一些小老板,自己家没柑子的,去帮人摘柑子或打件剥柑子壳也能换回几个零花钱。以前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柑橘只想着它的酸甜好吃新鲜,当看了他们摘柑橘就不一样了。拿着工具,小娄大背篓挑娄,钩子剪子帽子去开活。柑子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手直接摘,只是费指甲。摘柑橘真不是件轻松的事。会爬树才行。农村的冬季,一般都是最闲散的时候,种子种下正在沉睡 ,没有别的事干,整日就围着火炉吃饭聊天看电视纳鞋垫。这儿不行,我曾不知道摘柑子是件很技术的活,人站在小小的高高的枝桠上收放自如。
收完柑子这一年也算结束了。大山人家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简单经济交易模式。镇上太偏远,人烟稀少,连一个超市都没有。场上是一个村庄交易的聚集地,卖的都是时令蔬菜水果,价格便宜,小贩进货也是县城附近的大棚,反季节蔬果很难买到。
身在大山深处,大江边上,有看不厌的青山绿水,呼不完的新鲜空气,吃到撑的柑子橙子,享得酣的宁静自然。